出身低贱的丰臣秀吉是如何被织田信长发现并提拔为大将的?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丰臣秀吉的崛起,全部仰仗织田信长的信任与提拔。
李鸿章曾经说过,一个人要成功离不开三条:1、自己有本事。2、要有人欣赏他。3、欣赏他的人有本事。现在开来这三条内容道尽了秀吉成功的方式。
织田信长的唯才是举
织田信长少年时代便表现出与别人极大的不同,素有“尾张大傻瓜”的称呼。穿兽皮,纵马驰骋,随性的与周边少年摔跤搏斗。可是这种不论出身、血统、地位的行为习惯,无论是现在的日本还是几百年前日本战国时期都是不多见的。信长一直不以出身论英雄。这对于他发现并且任用丰臣秀吉有很大作用。所有没有织田信长的唯才是举就没有秀吉的崛起。(有人欣赏他)
丰臣秀吉的能力
从“一夜城”到“金崎大撤退”,从“招揽竹中重治”到“收服黑田孝高”,从“抗击浅井、朝仓联军”到“决战天王山”。无不表现出秀吉此人的敢打敢拼的性格,以及一颗坚决不服输,想要出人头地的决心。正是这颗“心”带给了他无以伦比的人格魅力,帮助他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历经一场又一场的苦战。最终成就了鼎鼎大名的“丰臣秀吉”。(自己有本事)
时代的大势
“大鹏一日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恰逢乱世,织田信长又是一位志在“天下布武”的主君。织田信长通过一场场胜利证明了他不是一个口出狂言的愚者,而是一个成就大事王者。加之人心思定,时代给了信长一展才能的机会,也才给了秀吉不断攀爬的空间。(欣赏他的人有本事)
结语
正是在织田信长迫切的需求下,秀吉才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才有了不断成长的空间,成为独挡一面的大将,并最终走上了“天下人”宝座。
丰臣秀吉出身低贱,然而最终能够被织田信长发现并且提拔,和秀吉自身的情商和能力分不开。
秀吉刚刚投身信长麾下时,仅仅作为一个提鞋的侍从。然而秀吉并没有认为这份工作委屈了自己,反而非常努力地把这份工作做好,最大程度让信长满意。
信长非常赏识秀吉任劳任怨的工作精神,于是升任秀吉为足轻组头。
1560年,今川义元挥师攻入织田信长的领地,这便是“桶狭间合战”。信长背水一战,***取突袭的战术,最终斩首义元,敌军一哄而散。 秀吉在战后因功受到表扬,信长把浅野长胜的养女宁宁许配给秀吉。
信长消除东面今川家的威胁以后,开始向北攻略美浓国的斋藤家。
1566年,信长决定在战略要地修筑墨俣城,然而织田家的猛将柴田胜家和佐久间信盛都没能完成这个任务。面对这个棘手的任务,大家面面相觑。危急之下,秀吉临危受命。在地方豪族蜂须贺小六的帮助下,秀吉最终完成了任务。
中日历史上有两个人有着十分相似的人生轨迹,他们同样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同样通过在乱世中拼搏,靠着智慧和胆识一步一步成为震铄古今的一代霸主,他们分别是“汉高祖”刘邦和“日本战国三杰之一”的丰臣秀吉。
刘邦先为亭长,娶吕雉,斩白蛇起义,赴鸿门宴,垓下围项羽,最终成立汉室数百年之基业。可丰臣秀吉呢?原名木下滕吉郎、羽柴秀吉,出生在“尾张国”爱知县的贫苦农民人家,父亲木下弥右卫门是织田信长的手下的一名下级武士。在一次战斗他父亲严重负伤不久后便死去,丰臣秀吉的母亲于是改嫁同村男子竹阿敏,继父竹阿敏性情暴躁,又因为丰臣秀吉长得瘦小,竹阿敏经常对丰臣秀吉大声苛斥,甚至拳脚相加。然而在如此恶劣环境下成长的丰臣,拥有着常人所没有的亮点足以照亮他的人生之路。
天资聪颖,能言善察
丰臣所在的爱知县是一片沃野,往来商旅聚集,商业繁荣,在这种环境下他锻炼出敏锐的营商思维。在旅途中,丰臣把“永乐钱”换成容易携带的“木棉缝线”,到达目的地又将缝线卖掉以挣取旅费。
勤奋刻苦,知恩图报
没有显赫的出生,丰臣秀丽只能从最底层的佣人做起。他先进入“远江国”武士松下嘉兵卫家中,第一份工作就是帮主人拿拖鞋。即使工作如此低下丰臣依旧十分刻苦的工作,最终得到了主人家的赏识。丰臣的努力和能干招到同事的嫉妒,一群人成天再三在嘉兵卫面前中伤他,尽管嘉兵卫多次维护最终仍顺众人意见辞退丰臣秀吉。虽然这样,丰臣依旧十分感激嘉兵卫对他的赏识和照顾,临别前千恩万谢,以至于丰臣后来称霸天下以后,仍然找到嘉兵卫,在“远江国”久能地方赐给他三万一千石的领地,并任他为大名。
慧眼识才,广结英豪
丰臣有一个特质和刘备“刘皇叔”很接近,那就是慧眼识人。他在做浪人时期就结识了土豪蜂须贺小六(蜂须贺正胜),此人日后帮助丰臣一夜之间建筑墨俣城,为他获得织田信长信任贡献巨大,可以说是丰臣最早最大的投资人。 日本浪人地位如蝼蚁一般,能够结识土豪足见他的个人魅力。 另一件事则更能体现他的眼界,在美浓竹中半兵卫以十七骑轻取稻叶山城,事后半兵卫放弃稻叶山城。得知此事后,丰臣秀吉以“三顾”之礼将半兵卫召至麾下,并借半兵卫之力招降美浓三人众(稻叶一铁、安藤守就、氏家卜全),此三族为美浓豪族,无论经济能力和军事实力都十分强大,丰臣通过此举奠定了个人实力,次年便开始发起日本统一战争。
丰臣秀吉的“逆袭之路”也恰恰验正了中国古人“天道酬勤”的道理,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愿在困顿的你也能如此,艰苦奋斗,成就自我。
丰臣秀吉可以说是日本历代统治者中出身最为低贱的,最多是个足轻武士出身。但要知道日本是个等级异常森严的社会,社会不同阶层的成员之间几乎没有交流的渠道,很难形成人脉关系。正因如此,很多日本武士领主不是不想“英雄不问出身”,而是确实不知道底层社会有没有可提拔重用的人才。既然如此,出身低贱的丰臣秀吉是如何被织田信长发现并提拔为麾下大将的呢?传统的说法是年轻的丰臣秀吉因为与继父竹阿弥的关系不好而离家出走,然后在东海道一带卖针维生。在此期间,丰臣秀吉曾在松下之纲家里当过仆役,最后在流浪的过程中与织田信长相识。但这个传统说法错漏很多而且没有可靠的史料支持。根据靠谱的史料和考古发现,丰臣秀吉早年可能从来没有离开过尾张老家,而他与织田信长相识的渠道恰恰是传统说法中的反派竹阿弥。竹阿弥是织田信长之父织田信秀的“同朋众”。同朋众是当时日本领主身边负责书画事务、收藏品管理、茶道和日常杂役的仆役,比如日本茶道大宗师千利休一族就是室町幕府将军的同朋众同朋众没有参政、领兵和受封领地的资格,一般是从不属于武士阶层的平民或者商人中挑选的。因此同朋众基本上都打扮成僧人,以便与武士组成的侍从(小姓)区别,社会属性上还是平民。虽然不是武士,但侍奉领主的同朋众却拥有与高级武士建立人脉关系的渠道,类似于中国古代的宦官。另外,由于选拔条件相对严格而又没有上升发展的可能,同朋众一般都是家族世袭的。
根据史料推测,竹阿弥在退休后推荐继子丰臣秀吉接替自己当给织田信秀的儿子信长继续做同朋众。在当同朋众的过程中,织田信长逐渐发现了丰臣秀吉的才能,开始委派他一些行政事务。
而丰臣秀吉把这些事务完成的很好,比如“三日普请”。于是织田信长后来便越来越多信任和重用丰臣秀吉。丰臣秀吉的地位也通过不断立功而快速上升,最终成为织田信长麾下的一等大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宁宁旅游景点大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宁宁旅游景点大全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